紫外煙氣連續監測系統的核心原理基于紫外吸收光譜技術。許多氣體分子在紫外光區域具有特定的吸收峰,不同氣體分子的吸收峰位置和強度各不相同,當紫外光穿過含有待測氣體的煙氣樣本時,氣體分子會吸收特定波長的紫外光,導致光強的衰減。通過測量入射光和出射光在不同波長下的強度變化,利用朗伯 - 比爾定律(A = εlc,其中 A 為吸光度,ε 為摩爾吸光系數,l 為光程,c 為氣體濃度),就可以計算出煙氣中各種污染物的濃度。
該系統中的光學系統是實現紫外吸收光譜測量的關鍵部分。它通常包括紫外光源、氣體吸收池、光學分光元件和光電探測器等。紫外光源發出寬譜帶的紫外光,經過光學分光元件(如光柵)分光后,形成不同波長的單色光。這些單色光依次通過氣體吸收池,與煙氣中的污染物分子發生相互作用。光電探測器則負責將經過吸收后的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,并傳輸給后續的信號處理單元進行分析和計算。
信號處理單元接收來自光電探測器的電信號,對其進行放大、濾波、模數轉換等處理,以消除噪聲干擾,提高信號的質量。然后,利用預先存儲在系統中的氣體吸收光譜數據庫和算法模型,對處理后的信號進行分析和計算,確定煙氣中各種污染物的種類和濃度。同時,系統還可以對測量數據進行實時存儲、顯示和傳輸,方便用戶進行遠程監控和數據分析。
紫外煙氣連續監測系統的主要組成部件:
(一)采樣單元
采樣單元是系統的前端部分,負責從煙道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煙氣樣本。它通常包括采樣探頭、采樣管、過濾器等部件。采樣探頭一般采用耐高溫、耐腐蝕的材料制成,能夠深入到煙道內部,避免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。采樣管用于將采集到的煙氣樣本輸送到后續的分析單元,其材質和長度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,以確保煙氣樣本在輸送過程中不發生泄漏和成分變化。過濾器則用于去除煙氣中的顆粒物和水分,防止它們對后續的分析設備造成損壞和干擾。
(二)預處理單元
預處理單元的主要作用是對采集到的煙氣樣本進行進一步的處理,使其滿足分析單元的要求。它通常包括冷卻器、干燥器、除霧器等設備。冷卻器用于降低煙氣樣本的溫度,防止高溫對分析設備造成損壞。干燥器則用于去除煙氣中的水分,避免水分對紫外吸收光譜測量產生干擾。除霧器可以去除煙氣中的液滴,確保進入分析單元的煙氣是干燥、清潔的氣體。
(三)分析單元
分析單元是系統的核心部分,采用紫外吸收光譜技術對煙氣樣本中的污染物濃度進行實時測量。它集成了紫外光源、光學分光系統、氣體吸收池和光電探測器等關鍵部件,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多種污染物的同時測量。分析單元具有高精度、高靈敏度和快速響應的特點,能夠準確反映煙氣中污染物的濃度變化。
(四)校準單元
為了確保系統的測量準確性,需要定期對分析單元進行校準。校準單元通常包括標準氣體發生器、校準管路和校準軟件等。標準氣體發生器可以產生已知濃度的標準氣體,通過校準管路將標準氣體引入分析單元,與實際煙氣樣本進行對比測量。校準軟件則根據測量結果對分析單元的參數進行調整和修正,使其測量值與標準值一致。
(五)數據采集與傳輸單元
數據采集與傳輸單元負責將分析單元測量得到的數據進行采集、存儲和傳輸。它通常包括數據采集卡、工業控制計算機和通信模塊等。數據采集卡將分析單元輸出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,并傳輸給工業控制計算機進行處理和存儲。工業控制計算機可以對測量數據進行實時顯示、分析和報警,同時通過通信模塊將數據傳輸到遠程監控中心,實現數據的共享和遠程管理。